业绩下滑2024(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)

2024-05-03 13:08:43 维羯网

摘要各位老铁们,大家好,今天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业绩下滑2024,以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的相关问题知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,谢谢大家了哈,下面我们开始吧...

业绩下滑2024(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)

各位老铁们,大家好,今天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业绩下滑2024,以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的相关问题知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,谢谢大家了哈,下面我们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盈亏之间,高下立判!16家上市车企2023业绩预告简析
  2. 「人汽」2024年汽车企业如何搏出位
  3. 「人汽」跨国车企:2024如何“熬”过去

一、盈亏之间,高下立判!16家上市车企2023业绩预告简析

甲辰龙年首个交易日,上证指数大涨1.56%,以2910.54点收盘;深证成指上涨0.93%,报收8902.33点。

新年伊始,A股开市上演“龙抬头”的同时,2023年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发布,也暂告一段落。

现在,是时候透过各家上市汽车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/快报,对它们2023年表现,一睹为快!

截至龙年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,《汽车K线》统计在册的71家汽车业上市公司当中,共有37家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/快报。

聚焦到由乘用车与商用车两大板块组成的整车部分,共有16家剧透了2023年经营情况,较一年前少了1家。

从整体上看可谓捷报频传,在这16家上市汽车公司范围内,共有9家实现盈利(其中2家为扭亏为盈);7家出现亏损的企业当中,5家实现减亏,其余2家存在亏损加剧的可能。

不过,分看两大板块各自的表现,乘用车与商用车板块的处境各有不同。

在7家乘用车上市公司当中,实现盈利的仅有3家。而除江淮汽车外,其余两家的盈利增速明显不比上年。

其中,比亚迪以预计290亿~310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榜单之首,不过由于基数不同,其同比增速较一年前动辄超过400%的水平相比显著回落,预计同比增长74.46%~86.49%。

比亚迪在公告中十分自信地对业绩变动原因做出了说明,首先是新能源汽车业务依托品牌力提升、出海销量增长、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,使其盈利能力大幅改善。

此外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,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业务份额提升与安卓客户需求回暖,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,实现盈利增长。

长城汽车虽然以70.0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列总榜第2位,但与上年相比,预计盈利水平将出现15.22%的下滑。

长城汽车在公告中表示,净利润低于上年同期主要受汇率收益影响。

此外值得一提的是,长城汽车透露,由于公司计提年终奖金,导致2023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。

相比某些造车新势力停薪发不出年终奖,长城汽车发放年终奖可谓良心企业。

还记得春节假期前夕,有关谁才是车企年终奖“天花板”的消息刷屏汽车圈,比亚迪、长城汽车是传统汽车公司领域内,经常被同时提及的两家。

那么,为了“天花板”,两家车企背后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,还要等到完整版2023年报发布后一探究竟。

除上述两家与江淮汽车外,其余实现盈利的整车企业均来自于商用车板块,且无一例外的,商用车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速均高于上年同期,仅有3家仍处于亏损状态,与仅有3家盈利的乘用车板块形成鲜明反差。

在一睹16家中国整车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的整体水平后,有三家公司的表现值得关注。

首先是“销量排名不见你,亏损年年排前列”的北汽蓝谷。正像前文所述,北汽蓝谷是7家处于亏损的企业中,与亚星客车同为或将出现增亏的企业。

不同的是,北汽蓝谷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化在增亏4.3%与减亏4.85%之间,而公告显示,亚星客车将注定增亏。

但即便如此,北汽蓝谷仍以52亿~57亿元的亏损水平,再次垫底,且不仅是在乘用车、整车板块中垫底,放眼37家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汽车业上市公司范围,北汽蓝谷同样再次垫底。

此外是两家缺席的上市公司:长安汽车和中通客车。

2023年1月30日,上述两家公司同日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,而时至2024年2月中下旬,仍未见到这两家公司以公告形式发布2023年经营情况。

不过,透过中通客车2023年10月发布的三季报来看,中通客车2023年第三季度盈利增速放缓,但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显著,尤其是扣非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,这让人们对其全年业绩抱有较高的期待。

此外,中通客车于2023年11月发布公告称,公司新任命7名高管,其中,“80后”胡海华接任李百成,担任中通客车新一任董事长,王兴富接替彭锋任总经理。高层人事更迭,中通客车的表现值得期待。

另一家缺席的,是乘用车板块中的重磅角色——长安汽车。

虽然尚未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,但透过三季报能发现,长安汽车2023全年业绩有着不错的基础。数据显示,长安汽车仅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就已经达到了98.82亿元,不仅超越了2022全年水平,还实现同比增长43.22%。

对于长安汽车来说,值得关注的集中在扣非净利润与2023年第四季度的经营情况。财报显示,长安汽车2023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36.12亿元,同比减少5.91%。

同时,长安汽车产销快报显示,其在2023年末的两个月销量环比持续下降,特别是大多数企业通常会冲击全年目标的12月,长安汽车销量同环比均出现下降,这对于其2023全年业绩,特别是扣非净利润的表现会产生哪些影响值得关注。

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,虽然长安汽车2023年末两个月的销量低调收官,但在2024开年首月,长安汽车则是迎来了十足的“开门红”,2024年2月3日,长安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海报称,长安汽车当月零售量突破30万辆。

「图片来源:长安汽车产销快报」

2月6日,在长安汽车发布的1月产销快报中,其1月销量为28万辆,虽不及官微海报的成绩,但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单月新高,超越上汽集团位居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之首。

然而,在2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月度数据中,无论狭义乘用车批发、零售,还是广义乘用车的批发与零售销量,长安汽车均在20万辆以内。

不同的统计口径的确会出现不一样的数据结果,但在动辄8万辆的差异下,长安汽车的销售表现到底几许,对于2023年经营业绩又造成了哪些影响,《汽车K线》将持续关注。

2023年,中国汽车业提前进入到年产销3000万辆的时代。据统计,全年汽车行业营收突破10万亿元,达到100,976亿元,同比增长12%,利润5086亿元,同比增长5.9%。

翻看实现盈利的乘用车上市公司业绩预告,会发现无论是比亚迪、长城还是江淮汽车,无不提到了抓住国际市场机遇、降本增效两大关键词。

而处于亏损的海马、众泰、赛力斯、北汽蓝谷,虽然表面上看各有各的难题与苦衷,但本质上其实都是在“内卷“不断加剧的市场环境中,任凭怎样”烧钱“,都没能在销量上跟上节奏、实现盈亏平衡。

跨入产销3000万辆新时代,任何一家车企都同样面对着新能源出海的机遇与挑战,或是发挥先发优势,或是凭借后发制人,伴随行业整体转型,必然会出现有人掉队、有人领先的局面。

但《汽车K线》认为,对于那些暂时没能跟上转型节奏、缺席业绩预告发布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来说,就此而自乱阵脚、动作变形,其实反而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失误。

盈亏之间,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16家整车上市公司高下立判。

那么,在“价格战”中提前开启3000万辆时代的2023年,谁才是最大赢家?2024中国汽车上市公司又应该怎么干?还请持续关注《汽车K线》后续推出的2023年中国汽车业全部上市公司年报解析专题。

文字为【汽车K线】原创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号文章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违者必究。同时,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!股市风险大,投资需谨慎!

【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K线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】

二、「人汽」2024年汽车企业如何搏出位

今天是2024年第一天。第一缕阳关将世界重新涤洗、擦亮。

其实“新”意从去年最后一周就开始汹涌起来。23日,蔚来ET9发布;26日,华为问界M9发布;27日,极氪007上市;28日,小米SU7预发布。“F4”一个比一个咖位大,一个比一个流量凶。有传言称,小米砸9000万一口气买25个热搜。江湖传言当然没证据,但小米会后热搜前10有5个和小米有关,这是没跑的。而很多汽车品牌铆足了劲儿才能冲一个热搜,就算是用钱砸的,也砸不过人家。

很显然,随着场外的野蛮人相继下场,中国车市愈发动荡不安。如王阳明所说:“越是艰难处,越是修心时”。可对付2024中国车市竞争的激烈程度,远不再是修心养性这么简单。

雷军表示,小米汽车是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集大成。很多人理解成技术,其实雷军的意思恐怕是用流量打前者。当然,流量的正式名称叫“生态”。

业内对“汽车生态”可能也有误解。以为就是多种应用、硬件,在同一个平台上共享数据,主机厂从中直接与终端客户互动并获取数据,而客户则获得一条龙服务。这么理解没问题,但只是表象。

平台的对象远不止汽车那点终端客户,新势力累计销量不过百万级,看着不少,但撒到14亿人口的汪洋大海里面,不足千分之一,影响力远远不行。这个时候,大家看不上的、廉价的消费电子(手机、平板、智能家居),哪怕是一个100元的体重秤,都可以成为生态的一员。小米接入智能设备7亿,月活8000多万,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智联平台。就连华为都没攒起这么多终端智联设备。

所以,所谓生态,就是比拼终端节点。操作手法上,够狠、义气、兄弟多。古惑仔的江湖逻辑,放在这里挺合适。“兄弟多”就是生态的丰富性,这很容易理解。暴力买热搜、名为致敬实为挑战、趁你病要你命,这些操作难道不狠?向基础粉拼命示好,打造一个极度亲民接地气到油腻的程度,难道不是笼络人心的所谓义气?

这么一番操作下来,车企们无不目瞪口呆,还能这么玩?

但是一个舆论宣传,现在还站着的手机企业宣传一个比一个猛。各种概念植入、各种吹牛不上税、各种纵横捭阖、拉一打一。车企那点狗屁倒灶的互咬,简直太小儿科。原因很简单,手机是技术、生产、供应链、OS标准化做得最彻底的一个行当。大家拼营销都拼出火花来,宣传不强的品牌都成历史了。

现在效果已经看出来了,2023年新能源月渗透率窜高到40%(12月会走低,因为传统车企在拼命压货,将主机厂库存变成经销商库存),怎么算也是燃油车仍占据优势。但在消费者个人参与比较多的社交媒体上,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
F4发车的同时,其实有些传统品牌也在发车,除了既定宣传渠道,几乎没有自带干粮的媒体,这也导致声量完全被F4压制。投入宣发的钱,就像直接扔通天河里,连个水花都溅不出。普通消费者普遍不关注的下场是什么,大家都懂。每一个过气明星,都是因为这个再也接不到本子,只能抱着一堆钱去养老。

好在这种宣发受挫的事,后者也习惯了,在之前也想到了,这是一个可怕的心理预期。一旦对自身境遇缺乏破局的动力,就会变成履行规定动作的行尸走肉,俗称摆烂。

很多人看到未来趋势,但对趋势的猛烈缺乏预判。比如全球销量前10的跨国车企,基本上仍是老面孔。比亚迪在2023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增长,不过排名第九。一切似乎没什么改变。就连这些当事方的高管,也存在这种迷思,认为从全球角度,自己销量仍在扩张,同时比中国品牌赚钱多得多。后者打生打死落个赔本赚吆喝。如果将落日晚霞的灿烂当做恒常,怎么说呢,朝菌不知晦朔吧。

其实从商业上而言,当新旧世界切换的时候。将时间轴浓缩一下,每一个巨头的落幕方式,都不是和缓渐渐退出舞台的,而是轰然倒地,血溅当场。

诺基亚在2012年就败相已成,2013年被微软收购,2014年Q1智能机出货量已经占到70%,苹果都发售iphone 6s了。但诺基亚出货量仍有4700万台,虽然被三星赶超,退居全球次席,看起来还很能打。但第二年其手机业务就彻底消失了,一个巨头,从退出冠军到连渣都不剩,只隔了1年。

所以,历史的某些阶段往往是指数变化进行的。短期流量固然可买,但长期流量就是关注度,就是市场走向。一旦中长期失声,被嘎是早晚的。如果没招,不如选个体面的姿势躺好。

由此衍生一个必然的推论:2024年,跨国车企在中国的退出要加速。三线快要退光,这两年我们已经看到了。2024年会轮到二线,一线暂时还安全。后者在中国的存活,靠的是更残忍的以价换量,踩踏二线,因为两者的目标受众大致重合。而新势力那点销量的背后,是供应链、产能管理,乃至品牌认知、服务体系,暂时还没能力下沉。

2024年双方位置可能加速互换。新势力和创业品牌的高端产品坐稳一二线中心城市,豪华品牌的进口业务先崩盘,然后被迫更多依赖下沉市场(此前部署的下级渠道立功了,如果没有后果就比较惨)。前几个月社媒开玩笑的话“如果不努力,就只能去买XXX”,在2024年会成为部分的现实。

有一种努力叫感动自己。这三四年,电动化、智能化,传统车企也没少喊,但市场不买账。有传闻说某合资品牌顶级电动车,试驾的都说好,让谁买谁不买。哪怕是这个牌子的忠实客户,也不再考虑这个牌子的电车。

以前进口车与合资车,有中国“溢价”。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,否则平行进口就不会大行其道。如今天津港的平行进口商,除了少数,大多数赔的妈都不认识。做反向平行进口倒是挺赚。有很多人将中国品牌,甚至合资品牌在中国的产品运到国外卖。前一阵有个德国人不就从上汽大众弄来22辆ID.6X运到德国卖。惹得大众火速启动诉讼,要求当地法院判决该贸易“违法”,并要求销毁这些车。

这个中国人很熟啊,跨省叫串货,跨国叫平行进口。反向平行,就离经叛道了。大众必欲除之而后快之情,溢于言表。

大众在中国的ID.系列比德国本土便宜一半,中国电动车对欧洲就是碾压的。为什么大家还不去大杀特杀,只能说明有门槛。

欧盟对中国产业资本开放度非常有限,而对产业资本持欢迎态度的很多国家,池子太浅,三下两下灌饱了,盈利空间也就被限住了。

超过100万辆/年的区域市场,就那么几个,赚不到钱怎么办,爬产业链,往上走。跨国车企为什么喊得凶投的少?研发风险这么高,在多数市场拉量就能赚的盆满钵满,不香么。在中国赚不到钱怎么办,如果一时的还能忍,时间长了没希望,就算你是头号市场,也得撤,外溢到市场竞争水平低的地方,继续用存量技术再吃一波,直到中国的卷王追杀过来。

躺久了,就忘了站起来奋斗是什么样的。这就是为什么实际地盘还占优势的时候,就心里清楚已经止不住下滑。

2024年头部争的是什么,已经很清晰。20万以上的车,3C以上快充,碳化硅、激光雷达、8295、大屏、单电机230kW以上,上城区NCA,智舱大模型接入。谁跟不上谁就无法持续占领用户心智。

这里面没有歧视油车的意思,但油车不可能花钱改架构,忽略动力部分,双智也无从谈起。

流量在此又起到关键作用,因为用户心智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。非专业消费者只愿意记住最多不超过5个产品点如果传统车企还在讲自己的机械素质、品牌底蕴、服务、做工什么的,自己都心虚。

在新时代,只要你一个智能化的关键词都没有,用户瞬间就明白了,你不智能,全剧终。别以为你的产品点,能和对方的智能化打个差异竞争,刚说了,用户的第一印象,“你是旧时代的产物”。这个时候用一些旧的话术去引导消费,很费劲。想留住客户,只能往便宜了走,给一个超期待的价格。时间长了,价格体系就保不住,自己踩踏自己。

主机厂一看,与其这样,不如不吆喝,因此很多传统品牌的营销预算被砍。2024年,汽车媒体的日子也相对难过。因为新势力都努力去做流量了,哪怕翻跟头拿大顶也行。

用户心智趋向于智能化,喊了也有好几年。2024年则有点真刀真枪的意思了。因为一部分品牌已经部署,用户已经得到甜头。从手机平移过来的经验,学习成本很低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2024年传统豪华品牌业绩增长将比较难。有些打遍全球无对手的豪华进口品牌,唯独中国销量往下走。BBA的基本盘,特别是比较赚钱的40万以上区间,正被渗透成筛子。M9、L9、X9,还有一堆名字带“7”的新势力轿车,抢的是谁的地盘,大家都清楚。反而是比亚迪,现在智能化有点落后,声势将不如2023年初。而一线跨国,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,反而能在退防中找到新的固守线,当然是以道友升仙为代价的。

【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】

三、「人汽」跨国车企:2024如何“熬”过去

龙行龘龘的2024年,想要前程朤朤还是要先过“价格战”这一关。

前有特斯拉,后有比亚迪,这两位算是把降价策略玩明白了。特别是龙年开年的这一战,比亚迪直言“电比油低”,要以7.98万元的起售价,彻底拉开与燃油车的大决战。

如王传福所言,比亚迪在10万-20万元市场有定价权。于是,从“油电同价”到“电比油低”,没有定价权的车企们只能被迫卷入战争。

7.98万元的价格还意味着什么?比亚迪不再只是特斯拉杀手,也被好事者打上了秦王扫六合(资)的标签——就在中国本土车企忙着降价接龙时,一个消息也在坊间悄然传开。昔日巨头上汽通用因开年销量腰斩,一二月份已经处于停产状态。

官方数据显示,2024年1月上汽通用销量仅为36000辆,同比下滑34.55%,环比更是暴跌超过六成。是的,你没看错,就是包括自主、合资在内多家车企实现“开门红”的1月份。

作为曾经的头部合资车企,上汽通用已经连续五年销量下滑。而在过去三年时间里,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日子都不好过,只有大众、丰田保持了微跌态势,多数合资车企多半情况下都是两位数跌幅。

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窘境,当然源自于对新能源汽车的后知后觉。无论是积极应变的德系车品牌,反复纠结的日系车品牌,还是陷入懵懂的美系车品牌,面对着中国3000万体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只能望洋兴叹。

它们想不明白的是,为什么自己在全球市场风风火火,在中国市场却越来越步履维艰。

现在看来,除了大众和丰田,全球气势越盛的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越是一筹莫展。

上个月通用汽车发布2023年财报,全年净收入达1718亿美元,同比增长9.6%,达到了历史高点;调整后息税前利润124亿美元,其中净利润101亿美元,同比也增长了1.9%,且公司现金流高达80亿-100亿美元之间。

同年,通用汽车在北美区销量305万辆,同比增长14%。可以说,这样的成绩配得上“业绩强劲”四个字。

再对比其在中国市场开年就曝停工的消息,不能不说反差实在太大。要知道,上汽通用也曾是妥妥的优等生。就在六七年前,还是一通两众的时代,三者轮流坐庄旁人都插不进脚,鼎盛期的东风日产、北京现代也只能坐四望三,艳羡而已。

同样处境的是现代汽车。2023年现代汽车集团又拿到了全球第三的名次,从总营收、全年营业利润到销量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,但是在中国市场存在感却越来越低,“卖卖卖”已经快成为其代名词。

现在想想,2016年前后正是跨国车企与中国本土品牌交相辉映的时代分水岭。那时,跨国车企风头正盛,自主品牌也已见新王声势渐隆,你追我赶相互切磋甚是和谐。谁能想到短短数年时间,就变了境况。

这似乎并不能全部怪市场。同样的市场同样的政策,自主品牌遇到的难题一个不少,但却越挫越勇后来居上。

没记错的话,2020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只有38%,时年份额逆势上涨的是日系车品牌。而今,日系品牌也不复往日的韧性了。

跨国车企输在哪儿?新能源汽车。可以说,正是几年前的一再观望,导致了今天跨国品牌们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。

跨国车企没有想明白的恐怕是,入乡随俗。正如北美市场可电可油看心情,日本市场资源紧俏赌氢能,中国市场笃定了纯电为主的新能源赛道,自然迎之者胜。

从目前来看,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仍旧面临着艰难的转型。原因无它,虽然欧美多次反电动化,但至今电动化仍旧是汽车业的趋势。

这就表明,中国是全球车企绕不开的市场,也仍是最大的试金石。

在此大势之下,一如起亚等跨国品牌的想法:等中国本土品牌打疲了,跨国公司再大举杀入坐收渔利——表面上这个战术无可挑剔,但前提是,要有足够有力的技术和产品储备。

可惜的是,不少跨国车企并没有足够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。注意,我们说的是在中国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。

现代起亚就吃亏在这一点。2023年,现代(含捷尼赛思、起亚)电动汽车销量为52万辆,同比增长38.9%。其中,韩国市场销量占比为21.7%,其他市场销量占比为78.3%。但是,在中国市场现代是没有丝毫声量的。

同样,上汽通用奥特能平台落地已经两年多,原本计划别克、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累计有10款奥特能平台电动车型落地。但是,我们现在看到的是,2023年新能源销量首次达到10万辆的上汽通用转年就跌爆了。

再以大众汽车为例。大众在中国市场是最积极、最能放下身段,也是最大力出奇迹的跨国车企,2023年在华交付纯电动汽车19.2万辆,同比大涨23.2%。大众旗下热销车型ID.3,更是跻身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车之一。

尽管如此,大众汽车也坦承错判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形势。此前,大众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在2027年、2028年迎来“真正的转折点”,这使得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有所延宕。

形势误判的后果是,虽然大众汽车2016年就开始在华布局新能源汽车版图,也最先成为拥有智能化、电动化完整产业链的跨国车企,然而从实际落地来看,其未来三个电动车平台落地都要再等一两年。

破釜沉舟的大众汽车尚且如此,更何况反复纠结的丰田汽车?即便放下丰田的纠结,其新一代全固态电池技术至少也要等到2027年-2028年才能大规模上车。

以这几个跨国车企的经历来看,要继续留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牌桌,只能熬着——没有更好的办法。同时,要做好进退失据的准备——一两年的时间里,再跑出一个特斯拉,一个比亚迪,一个理想,甚或一个华为天团都不无可能。

当然,这两年主流跨国车企推出的“油电并行”策略令其守住了一部分阵地,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市场份额同比还增长了1.3个百分点,达到了21%。

燃油车的规模优势、品牌优势,也帮助北京现代这样的合资车企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下滑趋势,甚至有一部分能力去和电动车企掰手腕,比如比亚迪这次强力清场后,北京现代马上跟进,喊出“油比电强”的口号。

甚至我们能看到,上汽大众在“促油车”上成果显著。“国民家轿”朗逸家族、“B级车标杆”帕萨特等都成为了燃油车单品冠军。

但是,当比特们将一次性的策略降价演变成长期性的战略之后,这种局面能够支撑多久就变成了未知数。

以2023年为例,这一年中国市场燃油车零售销量净减92万辆,下降了6%。燃油车中只有豪华车零售微增,自主品牌与合资全面下滑。

同年,比亚迪、理想加上特斯拉三者销量之和达到了400万辆,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中占比超过两成,更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四成份额。

再来看今年的目标,比亚迪450万辆,理想80万辆,问界60万辆,仅仅这三者的目标之和就接近600万辆了,加上特斯拉的保守目标,四者加起来目标体量超过650万辆——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Stellantis集团2023年640万辆的全球销量。

慢了不止一拍的跨国车企,仅仅凭借燃油车优势想要打败对手确实绝无可能。

对于大众、丰田这样引领全球车势的巨头来说,除了与大势同行可能别无他法,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大起大落的通用汽车们可能会有些不一样。

比如通用汽车就考虑在中国市场调整战略,实行“高端化”——将关注重点从主流车型转向豪华车型。

不久前,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·博拉就坦言,中国市场现在的情况与五年前有了很大的区别。“我们希望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参与到这个市场中,我认为该市场更偏向于高档和高端车型”。

这从一定侧面表明了在主流市场跨国车企已经失去了优势。无独有偶的是,日系品牌马自达也有此打算,不过马自达当时的出发点是针对全球市场定位。

2019年马自达曾表示将重新调整品牌定位,未来计划成为一家成熟的豪华汽车制造商。彼时马自达英国地区的负责人Jeremy Thomson表示:“马自达的目标是成为一家真正的豪华品牌车企,因此并不打算模仿德国的高端品牌,而是将替代传统主流豪华汽车品牌”。

但是,在中国市场弃卒保车行得通吗?

第一,看看过去三年,大众汽车、保时捷等品牌放弃份额保利润的结果就知道了;第二,看看奥迪、奔驰和宝马如何苦守豪华车份额的,也大概就清楚了。

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是结论。

可以说,过去三年到未来两年将是跨国车企最难熬的五年。前三年没有看清形势,后两年只能一边熬一边等转机。

是的,市场从来不是铁板一块,而是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。以过去几年为例,新能源汽车从纯电一家独大,到广义的混动上位,再到插混起势,最后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中国车企的“增量密码”。

这不难理解。技术趋势从来不是建立在技术本身之上,它既需要满足当下的国情需求,也需要承接市场端的消费需求。

【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】

关于业绩下滑2024和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  • 版权声明: 本文源自维羯网 编辑,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3-2025 维羯网  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3008088号